跳到主要內容

台北小旅行-新舊交替的大稻埕


本篇遊記分享剛好是兩次的大稻埕之旅合併一起的。

說到大稻埕,對我來說就是夕陽、城隍廟、永樂市場。

說到迪化街就是年貨大街、南北貨、?

這裡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一棟棟的老建築,住著一間間的新店家

或者是老店家換了心臟,老房子住著有新生命的老店。


懷舊版的7-11



今年過年與家人一起到迪化街走走,我爸拉著我說要帶我去一個頂樓風景很棒的博物館

我才發現原來這裡有一個私人博物館-迪化207博物館(一棟老房子的再生)。

此於1962年建構,前身是廣和藥行,於2016年由陳國慈女士承購,2017年創辦迪化207博物館

這邊每半年會換一次展覽主題,共3層樓+頂樓








走進這個六十幾年的老建築裡,你也許不太注意地上大人蔘、蜜蜂、葡萄圖案

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圖卻是讓此博物館成為台北歷史建築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些圖是以磨石子的方式製作的,隨著建築工法不斷更新,磨石藝術逐漸凋零,

到博物館,記得也看看地上這些珍貴的藝術作品。

我那時候好奇的問志工,中藥房有賣葡萄哦?

葡萄象徵的是多子多孫多福氣的意思,要長長久久。

原來葡萄跟鳳梨、蘋果一樣,有這樣的涵義。






目前的展覽是:老房子化妝師(外牆裝飾特展)&玩舊童年(桌遊特展)

外牆裝飾主要是介紹廟宇及老建築的裝飾與翻修、重建

最普遍的就是花磚,於1910年-1940年之間大量使用,以幾何圖案、花草植物等圖騰為主。




剪粘,是以剪裁過的瓷片黏貼於灰泥表面的一種裝飾,有點像撕紙畫的概念





還有像是交趾陶、泥塑、彩繪等等的(有興趣自己去看,就不破梗了)








走到3樓,就是這充滿童心的桌遊特展,這大概是6、7年級生在玩的東西吧...。



各式各樣的遊戲,甚麼俄羅斯方塊、棒球、人蛇大戰......,

現場還有2台遊戲機可以投幣回味一下呢!





還記得初四那天晴空萬里,走到頂樓看看,

舊城區被新大樓包圍著、好像一個與世隔絕的小地,

我們穿越時空,偷偷享受著那個年代的繁華。


「老房子化妝師」外牆裝飾之美特展 ,展期為2021/01/29~2021/07/18

玩舊童年 桌遊特展,展期為2020/11/18~2021/4/11

迪化207博物館  https://www.museum207.org/index.php

地址:103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07號

Address: No.207, Sec. 1, Dihua St., Datong Dist., Taipei City 103

週一至週五(週二休館)Monday to Friday (Closed on Tuesdays) :10:00-17:00


週六、週日及國定假日 Saturday, Sunday and public holidays:10:00-17:30

以上資訊參考博物館網站




等等!

逛累了,先別急著回家

如果這時候再來一壺瑪莎拉香料奶茶與有著甘苦味的焦糖肉桂捲,

愜意地坐在咖啡館裡,望著窗外的綠益,是不是更享受呢!

朋友介紹的,鹹花生咖啡館近在咫尺呀!



那天我們三人點了 三款點心與三杯飲品(低消每人一杯飲品)

慵懶地在咖啡館聊聊未來 。

藍色盤子:招牌經典肉桂捲/130元
粉紅盤子:鐵觀音戚風蛋糕/150元
白色小盤子:素食鹹派/價錢好吃到忘了


送來的時候其實像上圖一樣撒
就是一塊烤的熱熱的肉桂捲淋上一層厚厚的焦糖醬,放上一顆馬林糖點綴
是愛吃肉桂的我們,瘋狂的撒肉桂粉,搞得像提拉米蘇一樣。

老實說,一般人看到淋成這樣的肉桂捲,一定覺得很可怕,甜得要死啊!
但其實,這焦糖醬是會回甘的,入口的甘苦轉為甜,降低了麵包體的油膩感,一吃愛上。


出來用餐,
總會有一個人負責去點單、有一個人幫大家倒水、有一個為大家分菜的、還有一個先買單。
你是哪一個呢?



這塊鐵觀音戚風
中間薄薄的奶油夾著蜜黑豆
嘗起來不味道和諧、還多了一種需要咀嚼的口感
蠻特別的,但是我還是覺得肉桂捲比較好吃。

如果你是被迫和朋友進了這家店,不想吃甜的,
那就來塊鹹派吧!酥鬆的塔皮與軟嫩的蛋餡,加了點菜,是款清爽的派
至少蛋白質相對比較高啦XD



左:熱拿鐵160元/右:鹹花生180元(拿鐵/自製花生醬)
飲料 請自行想像味道

瑪薩拉香料燕麥奶茶200元
(阿薩姆紅茶/自製瑪薩拉香料/燕麥奶/二砂)

這個奶茶一倒出來,會有一種一秒到印度的感覺
瑪薩拉是混有多種香料的泛稱,
 會有茴香、白胡椒、肉桂、荳蔻、黑胡椒、丁香等等
或是有一些辣椒、蒜、薑等等,是配方不同而調整。
個人覺得這個香料奶茶有點濃過頭
香料味調淡一點點會更棒!


很溫馨的咖啡廳/木質色系

各式蛋糕/以現場口味為主,Menu沒有特別介紹



從窗外看出去的景色,店的後面又是另家店
如果不怕蚊蟲咬,也是可以坐在花園的位子
洗手間在後面的餐廳裡面



鹹咖啡花生館,啊,不對不對 ,是鹹花生咖啡館!

令人驚豔的肉桂捲

順帶一提-肉桂捲是來自瑞典的甜點哦!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197號

營業時間:10:00-18:00

菜單: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nJCiHQxadBhR1BqgtbSRvDtR2QbMlIjTFJzpVzg0SyPvh4Q/viewform


吃完順路回去大稻埕瑪頭看夕陽



愛吃肉桂三人組


求個好姻緣 :)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Hallstatt 的湖鹽焦糖醬

幾天前,同事傳了一個焦糖海鹽醬的影片給我,短短的五分鐘,有著偉特奶糖顏色的濃郁醬汁就這樣完成了。 從5/15台灣升級三級警戒開始,我原先的工作大受影響,大家開始分流上班、或是放休;我在這家公司服務了一段時間,累積了不少特休假,目前以每週消三天的速度消化中(也就是我一周只上班兩天)。 上班的次數變少、又不能出去走走,到底要做什麼呢?結婚有小小孩的同事選擇防疫照顧假在家帶孩子,單身貴族的同事在家就掉入了『睡飽了出門買便當、吃飽了繼續睡』的無限循環,有些同事其中幾天選擇在飯店留守,下班了就悠哉的在留守房內看電影、嚐好料。 今年三月,我終於把這台攪拌機請回家了,就是很多烘焙玩家心目中的Kitchen Aid。趁著momo週年慶特價還送了一台小型食物處理機(正是我想要的 嘿嘿😊)就刷了吧! 所以,疫情在家要幹嘛?陪著我的小粉紅一起做蛋糕呀!就如同上篇『疫情下的輕乳酪』的中寫得一樣,這裡就先不囉嗦了,來看看這瓶海鹽焦糖醬吧! 海鹽焦糖醬 材料(影片配方) 有鹽奶油 100g 細砂糖 180g 冷開水30g 海鹽5~6g 動物性鮮奶油200g 我們家只有無鹽奶油,所以我把全部的份量減半後,鹽巴放5g 我是一個不擅長使用瓦斯爐跟鍋子的人,我很怕燙、也很怕被油噴到,所以我在家幾乎不炸東西吃,那種一放下鍋子會嘰嘰喳喳爆不停的,我永遠都會請我家最強悍的女人─媽媽 出場對付它們! 所以焦糖這種會四處噴濺的東西,自然不會是我製作的優先對象。但說也奇怪,這東西好像最近又莫名地開始火熱,於是,看看家裡都還有足夠的食材,就來試試看吧!嘿,這一試成主顧呀。 作法: 1.鮮奶油放入電鍋加熱、保溫備用(主要是倒入煮滾的焦糖時比較不會噴濺)。 2.取一鍋,最好是比較高的鍋子(防噴濺),放入砂糖、奶油、水、鹽巴,放在爐子上以中大火開煮。 3.稍微攪拌均勻,鍋中的液體會開始冒泡泡,怕煮過頭就關小火持續煮(影片是中大火煮到底)。 4.顏色慢慢轉為咖啡色、液體變的濃稠,就可以關火。 5.保溫中的鮮奶油,分次倒入,剛到下去是不會噴濺的,是開始攪拌的時候才會噴濺,所以要小心。 6.全部的鮮奶油都加入後,在開火,重新煮一次,底部也許會有一些結塊,再讓液體滾一次,就可以把結塊溶掉。 7.裝瓶、放涼,冰箱約可以保存6個月。 是不是很簡單!不過,我的鹽巴加了有點多,吃起來稍鹹,如果這個醬還要拌入打發的鮮奶油或是加入咖啡一起...

輕乳酪蛋糕

民國110年五月的某個周末假期, 台灣被一種叫做『校正回歸』的緊張氣氛壟罩著, 因為疫情,全台三級警戒,不管到哪兒,我們都得戴著口罩, 口罩對我們來說,就像是氧氣罩一樣, 人們沒有戴口罩,就有可能接觸到病毒感染而死亡, 講起來是有點嚴肅,但事實也是如此。 還記得 以前口罩對我們一般人來說是什麼嗎? 口罩只有真正感冒的人在戴、騎車怕吸廢氣的騎士在戴、 還有一群因為熬夜氣色不好的年輕人用戴口罩來遮醜。 平常幾乎不會有人著口罩,就算在大眾交通工具上,也是少數 如果你戴了口罩,同事還會特別關心你、倒杯熱水給你、要你好好休息。 然而在去年的時候,疫情一爆發,誰也沒有想過, 買個口罩還要排隊、還要上網預訂、並限制人數, 口罩對我們、對全世界的人來說,就是保命藥丸。 然而就是這波疫情來的太急,打壞了這週本來要前往馬祖的行程, 這天的我應該是要去有馬祖地中海之稱的芹壁部落看藍眼淚, 以及去北竿的大坵島看梅花鹿、看看一望無際的大海,心裡多舒服。 對,就是因為這樣,不得不待在家裡,總是要找點事做。 於是,就有了~~~ 這顆蛋糕。 母親節那週,為了做一個重乳酪蛋糕給媽媽,在網路上訂了1公斤的燈塔奶油乳酪, 做這種乳酪也是心急了點,這麼簡單的東西也可以打到油水分離, 只好重來一次,一下子就耗了半公斤的起司。 坦白說,這東西空口吃就蠻好吃的、抹麵包也是很美味,就是熱量高了點。 秤了秤重量,發現用剩的奶油乳酪已經不夠再做一個重乳酪蛋糕了, 於是上網查了查做法,就來試試 也是用水浴法的輕乳酪蛋糕。 上網看了好幾種配方,大家的配方大同小異,做法也差不多, 但我還是比較喜歡Carol的食譜與做法。 份量:6吋固定模 (如果是活動模就要包鋁箔紙,但我後來發現有這種小鍋子也是蠻好用的) 材料: A. 乳酪麵糊 奶油乳酪110克 無鹽奶油20克 蛋黃2顆 牛奶90克 低筋麵粉 25克 玉米粉11克 B.蛋白霜 蛋白2顆 砂糖40克(可以減到30克) 檸檬汁1/2茶匙 烤箱溫度設定180度 (我們家的烤箱沒有上下火之分) 作法: 1.把烘焙紙 剪一個六吋大小的圓,鋪在模子底部,用刷子 沾上奶油,均勻的抹在內圈。 2.奶油乳酪、無鹽奶油放室溫軟化,奶油乳酪放入盆中用打蛋器攪、在加入奶油攪軟軟。 3.接著,已攪成霜狀的奶油乳酪隔水加熱,分次加入牛奶,溫度不要超過50度。 4.分次加入蛋黃,以及已過篩的粉類。 5...

關東煮 X 創意家常料理

這個清明連假,台北陰雨綿綿,是個慵懶的假期, 想著與其在家放空、耍廢,實在是太沒意思了, 不如來嘗試點有趣的事情,於是我找了幾個廚師朋友, 一起發想以關東煮為主角的創意料理, 我們挑選了魚漿料理廠商”紀文”的竹輪、牛蒡甜不辣、蟹味棒等等食材。 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我的廚師朋友們會變出甚麼奇妙的料理吧 !   首先登場的是   牛肉捲餅的親戚~魚板海苔捲餅 鳴戶捲是日本傳統美食,柔順口感配上特色旋渦模樣,煮湯涼拌都適合。 那時候我們看到鳴户捲整個大卡關, 我想了老半天想不出來, 朋友直接想到把牛肉捲餅的內餡換成鳴户捲, 內層在夾一張海苔,這樣切面就會有鳴戶捲獨有的螺旋紋, 光是用想像得就覺得蠻美的,真的太有才了! 真的做出來的時候,口感還不錯呢, 蔥抓餅外酥內軟, 加上軟 Q 的魚板,沾點醬油膏,毫無違和感,是大家心目中的第一名。 材料: 市售冷凍蔥抓餅或蔥油餅、鳴戶捲、海苔、少許的油。 作法: 1.       魚板燙熱,擦乾備用。 2.      將蔥抓餅煎至兩面金黃酥脆,放上海苔片,放上魚板給它捲起來,切 1cm 後即可享用,也可以灑點胡椒鹽或是沾著醬油膏吃哦。 台灣經典款再現─三杯牛蒡甜不辣 三杯真的是一種超棒的料理口味, 像是台式經典的三杯雞、蔬食者喜愛的三杯杏鮑菇, 還有以及我們的三杯牛蒡甜不辣。 我蠻喜歡 紀文 的牛蒡甜不辣, 除了選用 台灣在地牛蒡 作為原來之外, 產品的澱粉與魚漿比例做了調整, 魚漿含量大幅提升 ,吃起來 口感更 Q 彈 、香氣也更明顯。   而且牛蒡也是一種優點多多的食材哦, 每 100 公克的牛蒡 含有 6.1 公克的纖維質 , 可以 增加飽足感 、促進體內新陳代謝、腸胃蠕動等; 牛蒡也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類以及抗氧化成份。   材料: 牛蒡甜不辣、新鮮牛蒡、辣椒、老薑、九層塔、蒜頭 調味料:麻油、米酒、醬油或醬油膏、砂糖   作法 1.      將食材洗淨,牛蒡切斜厚片,辣椒、薑切片。 2.     牛蒡先用滾水煮熟,撈起備用。 3.     鍋中倒入麻油,先把...